首页 >  要闻   正文

把课堂开进古村与山野 新东方小学融合部开展秋日研学

2025-11-20 20:30:56

来源: 无

作者: 通讯员 胡慧

近日,金华市新东方双语学校小学融合部的孩子们走进寺平古村与明心谷,以“山野有灵,非遗有根”为主题开启了一堂真实、生动、充满文化回响的秋日研学课。

真正的行走,从不始于出发的那一刻,而在思想先行的准备中悄然生根。研学前,学校特邀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、婺州窑代表性传承人吕永明,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沉浸式的前置课程。从一块泥土到一件陶器,从一段传说到一种精神,非遗的种子,在讲述与提问之间悄然埋下。孩子们的目光中,有好奇,有思考,更有对即将踏足的那片土地的真实期待。

踏入寺平古村,时光仿佛慢了下来。青石巷弄、夯土老墙、檐角残碑,皆成教材。孩子们不再只是“参观者”,而是历史的“探寻者”。他们用双眼捕捉建筑的细节,用问题叩问岁月的痕迹——这里的学习,没有标准答案,却有无限的回响。

步入田间,课程在泥土中延续。采橘、掰玉米、挖红薯,每一次俯身,都是对“劳动”一词的身体理解;每一滴汗水,都在讲述“珍惜”二字的真实重量。新东方的教育理念,在此刻具象为指尖的泥土、篮中的收获与眼中的光。

真正的传承,不在书页之间,而在掌心与材料的触碰之中。一、二年级的扎染,从一绢一布中理解色彩与结构的自然法则;三、四年级的陶艺,在揉捏与塑形间感受“土与火”的艺术;五、六年级的竹艺,则以刀为笔,以竹为纸,体会匠心与耐心。非遗,不再是遥远的名词,而是可感、可触、可创造的文化记忆。这也正是该校小学融合部课程设计的初衷——在体验中学习,在创造中理解。

夕阳西斜,孩子们踏上归程。行囊中,是亲手采摘的果实、独立完成的作品;内心里,是文化的触动、劳动的体悟、合作的愉悦。

校方表示,教育不只在课堂,也在每一次走出校门的探索中;成长不限于分数,更在于对土地的热爱、对文化的敬意、对生命的觉察。

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

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金华新闻网"或电头为"金华新闻网"的稿件,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金华新闻网",并保留"金华新闻网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