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27 13:13:55
来源: 无
“浙BA”城市争霸赛激战正酣,金华队和永康队展现出了强劲实力,被不少网友称为“低调的强队”。不容小觑的竞技水准、“浙BA”金华赛区的火爆,让金华这片深厚的篮球沃土给外地球迷留下深刻印象。

前不久,一张万佛塔出土文物的照片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,主角是一尊运动人物铜像,左手举着一只球。该铜像的年代为吴越国时期(907-978年),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。一眼千年,金华古代体育文化源远流长。有网友说:“古时候金华人就爱玩球,难怪篮球天赋这么高。”
照片是64岁的金华市文保所原所长蒋金治两年前发在网络上的,他一直在研究金华万佛塔地宫出土的文物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在浙江博物馆举办的万佛塔出土文物展览中,蒋金治对这件出土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拍下了照片,收录于他编著出版的《金华万佛塔》一书中。人像是铜质的,像高约8.1厘米,高鼻深目,头戴圆帽,右手叉腰,左手举起一只圆球。上身着襟,脖子上和腰上都系着串饰,下着马裤,足蹬过膝毡靴,金鸡独立,左膝抬曲,姿势很动感。
“这件万佛塔出土文物特别有意思,这是一尊运动杂耍人物铜像,这说明,在1000多年前,金华人就爱运动。”蒋金治说。这张照片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:这究竟是哪一项球类运动?根据这只球的大小,且是可以触碰手的,有人说像篮球,也有人说像排球。
素有“浙江第一塔”之称的万佛塔,曾是金华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,抗日战争时期被拆毁。1957年,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万佛塔地宫进行发掘,清理出土南朝至北宋时期的佛教遗物、供养物品183件。

鎏金铜水月观音像
在这些文物中,比起国宝级文物鎏金铜水月观音像,高约8.1厘米的运动杂耍人物铜像个头不大,并不起眼。蒋金治却认为,这个小巧的铜像极具特色。“古塔地宫里出土的铜像,多数是佛像,像这样的运动杂耍人物铜像很罕见。这件文物与众不同,铜像人物像是在参加某项球类比赛,体现了古代运动与现代运动的某种渊源。”在他看来,中国古代的运动和杂耍,主要融合在祭祀、军事、娱乐等活动中,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。在古代,蹴鞠、角抵、捶丸、射箭、龙舟竞渡、冰嬉、马术、马球等运动,都曾吸引很多民众参与其中。
“不光是万佛塔出土文物上有运动图案,在婺州窑上,也曾发现过运动人物的图案。出土文物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百态。”蒋金治说。
不过也有文博专家表示,这可能是一名杂技演员,这件是杂耍童子立像,应该是在表演杂技供人取乐的。他头上顶着的,可能是一个瓶子,一边保持平衡,一边杂耍手中的球。万佛塔地宫里有很多供养品,这种童子人物也是其中一类。
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、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金晓刚注意到,该铜像人物头顶一件器皿,左手举起一只圆球,可能是在表演杂技,杂技中也包含了某种球类运动。在古代中国,很多体育运动普遍具有表演性质,比如蹴鞠,《宋太祖蹴鞠图》等绘画作品证实其具有表演和娱乐功能,常在宫廷宴乐中出现;还比如秦汉时期的“角抵”,唐代发展为“相扑”,节日庆典常举办表演赛;还有马术,唐代时发展为宫廷表演艺术。

“另一方面,文物是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一扇‘窗’。万佛塔出土文物出现生活化的物件,也说明当时的佛教文化早已深入人心,融入了金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,无论铜像人物玩的是杂耍还是球类运动,这一元素很可能已与当时的社会生活高度融合,是当时的一种社会潮流。”金晓刚说。
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
凡注有"金华新闻网"或电头为"金华新闻网"的稿件,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金华新闻网",并保留"金华新闻网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