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27 13:13:55
来源: 无
“早上6点多就来占座,终于抢到第一排!” 永康市古山镇前坑村的戏棚外,年过七旬的戏迷陈大爷望着层层叠叠的人群满脸笑意。此前,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(浙江婺剧团,简称浙婺)刚圆满完成上海、杭州、成都、合肥等城市的精品剧目巡演,便马不停蹄转战乡村舞台,以一场场“里三层外三层” 的火爆演出,让婺剧在乡土间焕发蓬勃生机。
此前的城市巡演中,浙婺凭借创新剧目圈粉无数。新编婺剧《三打白骨精》在上海、杭州等地演出时,不仅吸引资深戏迷七刷打卡,更让00后观众自发成为“自来水”。剧中“白骨烟” 光电特效、猪八戒现“两头乌”原形等巧思,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、地域文化深度融合,每场演出掌声雷动,社交媒体上“求巡演到家乡”的留言频频刷屏。
城市巡演的热度尚未褪去,乡间的锣鼓声已热闹开唱。合肥场演出落幕不久,演员们便带着全套专业舞美与精品剧目,马不停蹄地奔赴乡村戏台。《三打白骨精》《穆桂英》《忠义九江》《白蛇传》《昆仑女》……一出出好戏接连登场。在永康,浙婺的到来掀起一轮又一轮观演热潮。



台上,浙婺团队全心投入,灯光、舞美、服装等一丝不苟,演员们唱腔、身段丝毫不打折扣。台下,戏迷们热情呼应:有人得知浙婺下乡,特意跨县追戏;有人带着祖孙三代同行,让孩子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;甚至有孩童看完演出后,当场跟着演员学唱婺剧小调,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。据悉,这几天的前坑村,日均上万人聚集戏台,大棚内座无虚席,外围观众即便站在两百米外也不愿离场。演出结束后,戏迷们纷纷涌向后台求签名、合影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昨晚亮相的《三打白骨精》迎来新变化——剧中唐僧一角由浙婺90后青年演员李忠担纲,这是他入团以来首次挑战该经典角色。演出前,李忠反复研读剧本,向老师楼胜等请教唐僧的人物性格与唱腔技巧,从神态的温润谦和到台词的抑扬顿挫,逐字逐句打磨细节。当晚登台时,他身着素雅僧衣,将唐僧的慈悲心怀与坚定信念演绎得淋漓尽致,台下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,不少戏迷在演出后称赞:“年轻演员有灵气,这个唐僧既符合传统印象,又有新的韵味!”这些好评不仅为李忠等青年演员提升了自信,更点赞了浙婺对青年演员的培养与信任。

“刚结束城市演出,一踏上家乡的戏台,就像回到了艺术的根。” 梅花奖演员杨霞云的感慨,道出浙婺全员的心声。作为扎根乡土的艺术院团,“送戏下乡”始终是浙婺的初心所在。据悉,为回馈大家的喜爱,浙婺已制定了详尽的城市和乡村双轨推进的演出计划。接下来,浙婺团队不仅将先后走进江苏无锡、浙江台州、江西抚州等城市巡演《三打白骨精》,还将走进永康古山三村、兰溪里河村、东阳南马镇花园村等多地带来婺剧经典剧目演出,同时依托乡村舞台开展“老带新”“传帮带”,让“90后”“00后”演员在与基层观众的互动中积累经验、快速成长。


从城市大剧院的聚光灯下,到乡村晒谷场的戏台之上,浙婺用一场场“里三层外三层”的演出证明:传统戏曲只要扎根群众、守正创新,就能在乡土大地持续绽放光彩,成为连接城乡文化的情感纽带。
(图片和视频素材由浙婺提供)
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
凡注有"金华新闻网"或电头为"金华新闻网"的稿件,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金华新闻网",并保留"金华新闻网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