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 要闻   正文

土壤有良方 枝头见智慧 50亩山坳种出“甜蜜事业”

2025-10-01 08:47:42

来源: 歌画东阳

作者: 通讯员 杜超君 周璐

在东阳市湖溪镇康庄村一处名为东佰塘的山坳里,种植着50余亩红心猕猴桃。随手剥开一颗,果肉细嫩,果心处有明显的红色放射状线条——这正是“红阳”品种的标志。猕猴桃基地负责人姚乃平介绍:“今年亩产虽仅千余斤,但品质出色,糖度超过20%,口感香甜、香气浓郁,深受大家欢迎,已远销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。”

640 (5).jpg

这片果园的“魔力”,源自姚乃平夫妇11年来的精心照料和科技管理。姚乃平说:“从土壤改良、科学授粉到蔬果修枝,每个环节都藏着让果子更甜、更优质的秘密。”

近日,笔者走进果园看见,50亩猕猴桃沿坡铺展,藤蔓缠绕,绿叶间垂挂着饱满的果实。“好果子是‘喂’出来的,秘诀在这土里。”姚乃平的施肥方法很讲究:定植前挖半米深沟,埋入优质有机肥作“底料”;每年秋季再“续粮”,为来年春季萌芽蓄力。他分享道,由于猕猴桃根系较浅,每年只在植株一侧施肥,避免伤根,第二年换另一侧,确保植株健康。

红心猕猴桃天生“娇贵”,容易感染病毒,姚乃平为此交了不少“学费”。露天栽培最容易感染溃疡病,被称为“猕猴桃的癌症”,病毒可通过风雨传播,具有传播快、致病强、防治难的特点,一旦感染会导致枝条腐烂、营养输送受阻,直至枯死。为应对这一难题,姚乃平摸索出一套精细化管理方法:除了物理防治外,更依靠准确认知,把握防治窗口,针对该病常在15-25℃气温下的规律,于每年的4月、5月、10月和11月喷药防治。

除了病虫害防治,姚乃平还不断创新种植方式、引进新技术。早年他们发现低洼处的果树屡屡死亡,后来认识到猕猴桃作为肉质根藤本植物,虽喜阳光充足、雨水充沛,但土壤必须排水良好,积水易导致烂根。于是他将种植重点转向山坡地带。山坡有利于自然排水,而沙性土则更有利于浅层根系伸展。在有关部门支持下,果园还安装了喷淋系统,分10区轮换喷灌,确保水分供应“恰到好处”。

“果树培育一定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。”姚乃平说。猕猴桃雌雄异株,需借外力授粉。风媒和虫媒受环境制约大,人工授粉尤为关键。起初,他完全依赖人工:摘雄花、取花蕊、烘干、磨粉,再用毛笔一点点蘸取授粉,整个过程耗时耗力。烘干温度的控制更是难题——不能超过31℃,否则花粉就会失活。他尝试使用电热毯,但难以兼顾效率与温控。为此果园引进新设备,陆续购置了花蕊分离机、花药烘干机、花粉碾磨机和授粉枪等。雄花经过破碎、振动分离出花蕊,再进行一天一夜的烘干。“现在直接用电动授粉机,再也不需要一笔一笔地授粉,省去大量人力。”姚乃平说,机械化不仅解放了双手,也让授粉更加高效、可控。

采访当天,工人正忙着打包60箱猕猴桃。凭借成熟的管理技术以及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销售渠道,姚乃平夫妻的猕猴桃产业越做越好,将这份自然的甜蜜送往全国各地。

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

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金华新闻网"或电头为"金华新闻网"的稿件,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金华新闻网",并保留"金华新闻网"的电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