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 要闻   正文

从“养老”到“享老” 暖洋行动助力解锁“夕阳红”幸福密码

2025-09-15 21:04:54

来源: 无

作者: 记者 胡雅心 文/摄

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,养老、助老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。近年来,各地纷纷出台农村养老政策,探索可持续的农村养老路径,满足村民养老需求,增进农村老年人福祉。

幸福小院、暖洋助餐、安居工程、微心愿认领、健康保障计划……2024年,金华开发区洋埠镇党委政府提出“暖洋”行动养老服务提升工程三年实施计划,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的“暖洋”举措,推动当地老年人实现从“养老”到“享老”的幸福转变。

在今年的金华市“9·5中华慈善日”慈善嘉年华活动上,洋埠镇“暖洋行动”还获评市慈善“颐养天年”计划推广项目,并获市慈善总会15万元奖励和补助。

幸福“食”光 把刚需服务送到老人身边

“饭菜热乎,服务贴心,我们天天盼着送餐车来。”9月10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,洋埠镇下徐自然村的送餐点前,数十位老人拎着保温桶早早等候在此,看到熟悉的送餐车驶来,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。

今年80岁的伊小香老人是这里的“老常客”,定时定点的送餐服务让她的午餐再也不用“凑合”。当天,食堂为他们准备了狮子头和球菜,还额外搭配青豆炒肉作为加餐,营养均衡又合口味。

“为了让老人们吃得不重样,我们每周精心搭配24道不同菜品,周一到周六配送热餐,周日则配送面条、粉干、年糕、馒头等方便加热的干粮。”洋埠镇中心食堂负责人萧俊杰介绍说。他在现场一边麻利地分发餐食,一边收回老人洗净的保温桶,为下一餐做好准备。

能在家门口随时吃上热乎饭,方便省事儿,是许多老年人的期盼。洋埠镇聚焦老年人最基础的“吃饭”需求,以刚需服务解决生活痛点,让老年生活有“兜底”。

2023年开始,洋埠镇改变各村居家养老服务(照料)中心的运行模式,在下萧村设立镇级中心食堂,引进第三方餐饮公司,实行配送餐制度。目前,该项制度已逐步覆盖辖区10个行政村,惠及200多位老人,另有5个村的老人可在本村居家养老食堂就近用餐。

去年,“暖洋助餐”补助计划实施,借助镇慈善分会的力量,在营养餐基础上,每周额外加一次餐,配送一次牛奶,让“家门口的热乎饭”多了一份营养保障。目前为止,累计为老人加餐55次,享受加餐达两万余人次,送出牛奶4.8万瓶。

乐享生活 升级品质养老新场景

如果说助餐服务解决了“吃饭难”,那“幸福小院”和适老化改造则破解了“居住忧”。

“住得亮堂又安全,比以前舒心太多了。”上个月搬进幸福小院,73岁的东十村村民胡根松逢人便夸。他居住的这套房间面积约40平方米,配备了灶台、抽水马桶、淋浴间、洗手台等配套设施,房租全免,只需承担自己的水电费。

胡根松所在的幸福小院是一栋占地面积28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,位于东十村党群服务中心旁,去年7月由村里自筹180万元资金开工建设,还特意加装了电梯,目前共开放了二层的5个房间。胡根松是首位居民。几年前,他家的D级危房被拆除后,租住在村里的农房。虽然房租不高,但居住条件较差,蚊虫多,潮湿漏雨是常态。如今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居,不但减少了安全隐患,生活也更便利了。

东十村并非个例。洋埠镇同步实施“暖洋安居”安心计划,整合村(居)资源,通过改造、置换等方式,推动有实际需求的11个行政村建设“幸福小院”,改善孤寡、独居老人的居住环境。

青阳洪村自筹70多万元建成的幸福小院,占地130平方米,共两层、8个房间。目前建筑主体已经完工,预计10月份即可迎来孤寡老人入住。“我们还打算在小院前建院子,并利用院后的绿化带,增加游步道、花坛、便民座椅,打造成口袋公园,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。”青阳洪村副主任盛孝平说。

除了“幸福小院”,针对经济困难、居住条件差的老人,洋埠镇还推进“一户一策”的适老化改造。防滑垫、坐便椅、沐浴椅、拐杖、轮椅……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设施,却切实解决了老年人“如厕难、出行难、洗澡难、生活难”的实际问题。

除了满足部分无房户、孤寡老人的住房需求,洋埠镇着重改善经济条件困难村民的居住环境,对卫生间、厨房、卧室灯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。

五都钱村70岁的钱春和爷爷,此前住在赤膊墙、电线杂乱的老屋里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老人是村里的低保户,平时一个人居住,经济条件比较拮据,符合改造资格。于是,洋埠镇为其申请了改造名额,重新粉刷墙面、规整线路、加装安全设施,让老屋变“安心房”。

截至目前,洋埠镇已完成12户村民的适老化改造,今年还计划继续对有需求的村民进行改造。从“住得安全”到“过得精彩”,洋埠镇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,让老年时光有“质感”。

心愿直达 传递精准关怀暖人心

“养老”向“享老”的跨越,不仅要改善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,更要聚焦老年人个性化、小众化需求,让他们感受到“被看见、被关心”。

“太感谢你们了,送来的东西很实用。”今年7月底,西上陈村的胡志明老人收到了期待已久的空调被,高兴地向上门的村干部连声道谢。胡爷爷是村里的分散供养户,因患病需要长期服药,经济条件拮据,“夏天有床凉快的被子”是他藏在心里的小愿望。今年的首批30个“微心愿”被成功认领,胡爷爷的心愿也得以实现了。

去年,洋埠镇面向辖区困境长者发起圆梦微心愿征集活动,通过走访核实,确定微心愿名单,并动员辖区党员干部、政协委员、爱心企业、社会爱心人士等慈善力量认领,为困境长者们圆梦。目前为止,洋埠镇已为4批、130多位老人圆梦微心愿,涵盖空调扇、电视机、电饭煲、洗衣机、冬被、食用油等各种日常居家用品。

健康是老人“享老”的前提。洋埠镇同步实施“暖洋健康”保障计划,与辖区卫生院建立紧密联动机制,为65岁以上老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费体检,让老人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健康问题;对接上级医疗资源开展义诊活动,让老人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;针对有白内障手术需求的老年人,积极送达相关政策、协助申请,确保他们及时获得治疗;为全镇368名慢性疾病患者建立“一人一档”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,每月定期上门开展血压、血糖检测服务,让老人“小病有人管、慢病有人盯”。

“老年学校让我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了,这不,听说开始招生,我赶紧先报个名。”近期,洋埠镇老年学校启动2025年度秋季招生工作,下潘村村民张小雪第一时间完成了预报名。作为洋埠镇“享老”服务的重要载体,老年学校围绕“文艺修身、健康运动、智慧生活”三大类开设核心课程,还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讲座、养生保健课堂、节日主题联欢、学期成果展演等公益课程和特色活动,让老年人“老有所学、老有所乐”。目前,秋季招生已有60多人进行了预报名,大多是去年的“老学员”。

在推进乡村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过程中,洋埠镇始终将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重要位置。年以来,该镇还积极开展为百岁老人庆生、七夕节金婚纪念照拍摄、义诊等一系列敬老爱老的暖心活动,目前已累计组织各类活动50余场。洋埠老年学校也已开办两期,累计招收学员200多人,为老人们搭建起社交、娱乐、学习的平台,让乡村“夕阳时光”更有滋味、更有色彩。

服务升级 探索“夕阳经济”与“养老服务”的共赢路

在推进“暖洋行动”的过程中,洋埠镇还巧妙探索“养老服务”与“村集体经济发展”的结合点,让养老服务不仅“可持续”,还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
东十村党支部书记丰富祥就有个“小规划”:待幸福小院入住稳定后,将一层居家养老中心和三层空间作为宴席场地,向村民收取少量场地费,既方便村民办红白事,又能为村集体增加一笔收入,反哺养老服务投入。

青阳洪村在规划“口袋公园”时,考虑融入乡村特色元素,打造成村里的“微景点”,既服务老人,也为乡村文旅添彩。同时,将公园后方的一片用地规划为研学用地,并串联起村集体产业、古建筑、民宿等,带动乡村研学游蓬勃发展。

从“吃得饱”到“吃得好”,从“住得稳”到“住得美”,从“有保障”到“有乐趣”,洋埠镇“暖洋行动”以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变化”,用一件件实事、一项项服务,让乡村老人的“夕阳红”更温暖、更红火。未来,随着三年计划的持续推进,洋埠镇还将不断优化养老服务细节,让“享老”的幸福密码,在更多乡村老人手中传递。


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


版权和免责申明

凡注有"金华新闻网"或电头为"金华新闻网"的稿件,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金华新闻网",并保留"金华新闻网"的电头。